5月31日,北京重卡在常州举办了上市一周年庆典,热闹的场面与当下清冷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这至少表明,主办方对过去一年的整体表现比较满意。

图片 1.png

从业绩来看,在过去的一年中,北京重卡共生产了7000台重卡,实际交付6018台,这个数据放在整个行业中并不显眼,但对于一个诞生于2023年初这一特殊时期的新品牌、新企业,已然是相当难得。

2023年1月9日,刚刚经历了2022年销量同比大跌超50%、行业一片肃杀,北汽重卡举行了企业战略及品牌发布会。正如当时北汽重卡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越俊在给媒体朋友的一封信中所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我们正好赶上了重卡行业内卷的至暗时刻,但我更加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战胜内卷的唯一方法就是创新。”如今,在对北京重卡过去一年的得与失进行回顾和总结时,这段话无疑会让人感触更深。

从2019年项目逐步筹划开始,北京重卡的前景并不被各方看好,因为在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客户对新品牌的接受度更低。但凭借着在重卡行业多年的积累,吴越俊和他的团队始终认为,尽管国内重卡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仍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而北京重卡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历史包袱,更加容易导入新的理念和新的管理方式。吴越俊说:“没有创新一定无法成功”,于是,北京重卡将创新刻入企业的DNA,并对产品规划、研发、制造、采购、质量、营销服务等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创新甚至颠覆。

图片 2.png

北汽重卡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越俊激情演讲

北京重卡用了四个“第一”作为上市一年来的成果总结:产品质量第一,服务保障第一,新产品客户满意度第一,新品牌新产品上市第一年发展速度第一。在这四个“第一”中,吴越俊说,他最看重的是前两个。因为作为一名重卡老兵,他深知一个重卡新产品在上市初期,有两个最难跨过的两个坎:一个是质量,需要经历最困难的质量爬坡期和市场导入期;另一个是服务,需要妥善解决好“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图片 3.png

首先,吴越俊对北京重卡上市之后给出的质量答卷非常满意,据北京重卡发布的数据,其新产品上市故障率较行业低40%以上,他认为,这是北京重卡最大的成绩,也是最强的底气。在服务方面,北京重卡在成立第一年就建立了超1000家的服务网络保障体系,通过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创新手段,实现了一次性修复率达99%,配件满足率达96%,工单准时闭环率达98%,配件价格降低了14%。最终给用户呈现出的结果就是:修理速度提高了,配件价格降低了。

吴越俊说:这就是创新的力量,这就是北京重卡发展的基础。他并不在乎第一年销售了多少车,更看重的是北京重卡能否坚持既定的“高质量低成本”发展战略。对于这一战略口号,外界似乎会觉得其本身存在一定矛盾,因为高质量通常会带来成本的增加。那么北京重卡是如何化解这一矛盾的?

首先在研发层面,北京重卡通过精准定义与开发,去除冗余成本;在生产制造环节,建立了围绕工人和工位的管理方式,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数量;在质量控制管理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以质量部为主的方式,建立了以“工程师+工人+供应商”三类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图片 4.png北京重卡580燃气车作为第7000台产品下线

除了上述收获之外,商车邦还是感觉会有一些遗憾,如果北京重卡在5月上市时就同步规划推出燃气重卡,可能将会创造上市首年就破万辆的傲人记录。当然,每一个战略选择都会有得有失。北京重卡当时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对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坚持。在北京重卡入市之时,包括燃气重卡在内的重卡整体走势并不明朗,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北京重卡不太可能把宝压在燃气重卡上。而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自今年年初开始北京重卡也加速了补位,燃气类产品已全面投放且整体快速上量,基本覆盖了全国市场。

吴越俊表示,北京重卡不会盲目开发产品,而是要坚持精准市场定义,选择进入最有价值的市场。只有在适当的时机进入适当的领域,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低成本。谈及对燃气重卡未来的预判,吴越俊认为虽然目前燃气车依然火爆,但燃气重卡不可避免的说是政策性产物,后续燃气税的征收与否会是影响其长远走势的一大成本因素,而且从整体可靠性与维修便捷度等来说,也不会长期火爆下去。其占比越大,距离顶部就越近。

图片 5.png

虽然看似错失了首年破万辆的良机,但在对北京重卡过去一年复盘后商车邦认为,这家重卡新品牌的独特发展理念给身处困境的重卡行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

首先,坚持长期主义。吴越俊认为,不能客户要什么就卖什么,因为有时候客户的需求不一定是专业精准的。企业对产品的认识要高于客户,要能把握技术趋势,精准洞察市场与挖掘客户需求,学会引导用户。北京重卡宁愿牺牲短期销量,也要坚持这一长期主义原则。

第二,坚持“高质量低成本”战略。商车邦认为,北京重卡这一战略的本质就是要打造高质价比产品,这是中国自主品牌重卡几十年来发展形成的优良传统,只有继续坚持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第三,坚持走“小而精”之路。重卡行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行业,但并不意味着规模小的企业就没有生存空间。北京重卡以一支精干的团队,把从规模要效益,转变为向创新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为重卡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