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日益趋严,电动重卡市场加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动重卡的竞争力,大电量、长续驶成为整车企业竞逐的焦点。日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发布星瀚G超级电动牵引车新品引发行业关注,这款焕新升级的全新电动牵引车搭载513kWh底置电池,可实现5分钟换电补能,CHTC工况下每公里电耗不到1度,兼顾长续航能力和低能耗表现。那么,远程这款全新升级的电动重卡产品都有哪些技术亮点?
底置换电:将续航、时效和安全提升至新高度
作为大电量的电动牵引车,要同时兼顾好续航能力和电池布置,一直以来都是产品的设计的难点。远程星瀚G超级电动牵引车搭载513kWh高密度电池,单次续航可达400公里以上,依托时代骐骥底部换电系统,可实现5分钟极速换电,和传统燃油车加油一样便捷,在打消行业及用户补能焦虑、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也极大拓展场景适应能力,可以满足港口集装箱运输、资源型运输以及长途干线等多场景运输需求。
在电池布局方面,远程星瀚G超级电动牵引车采用新能源专属底盘设计,电池全部平铺于底盘,相较常规后背电池,整车重心更低、侧倾更少,稳定性更好,车辆安全过弯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操纵稳定性超越同级产品。同时,也正是由于全底置电池的布局,整车一旦发生碰撞后,驾驶室可向后溃缩,可向后平移500毫米,免除了后背电池的挤压碰撞风险。
朱雀电驱桥:提升场景适应力和使用经济性
众所周知,在电动牵引车三电系统中,驱动电机就相当于传统重卡中的发动机,它决定着整台车的动力性能和能耗表现。目前,电动重卡的电驱桥技术进步正围绕动力、能效、高集成度、成本等领域展开。
远程星瀚G超级电动牵引车搭载的朱雀电驱桥,由远程和博世联合开发,通过多项技术加持,可以更好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在动力性方面,整车拥有双电机510kW峰值功率,双差速锁设计,可智能识别电机工作模式并智能切换,爬坡动力和脱困能力更强,提升复杂场景下的适应能力;在能耗表现和空间利用率方面,相比中央驱动,取消了传动轴,通过高效的电驱桥系统和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设计,自重降低20%,节省了44%的安装空间,让整车综合能耗降低20%,在满载49吨、CHTC工况下,每公里电耗低至0.98kWh。此外,朱雀电驱桥可配置取力器接口,尤其是对于挂车需要侧翻或后翻自卸的资源型运输场景,免去了额外加装取力电机单独驱动液压油泵的布置方案,有效降低整车自重,提升了整车后期使用的可靠性。
智慧座舱:提升驾驶体验和车队智能化管理水平
再具体到驾驶室座舱设计方面,这款车采用了更大的驾乘空间设计,平地板、可轻松翻身的860毫米宽舒适卧铺、气囊减震座椅,以及双液晶屏幕、一键启动、多功能方向盘等设计,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好的驾驶舒适性体验。在主被动安全方面,配置双碰撞预警、胎压监测、疲劳监测以及EBS电子制动系统等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可以提前预判并保护人、车、货的安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运营安全保障。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动牵引车队只有通过智能化和规模化调度、运营,才能不断达成更为极致的降本增效目标。远程星瀚G超级电动牵引车采用自研EEA智能化电子电气架构平台,满足未来智慧座舱、数字交互、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的跨域集合的需要。并且在智能车队管理方面,依托远程新能源控制塔,可实现运力调配、能源补给和线路规划的最优调度,通过智能化手段,真正为用户不断降低运营成本。
从电动重卡的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大电量、电驱桥、智能化”是三大长期技术趋势,而远程星瀚G超级电动牵引车正是围绕这三点进行了全面升级,再加上高效的补能模式,有效解决了用户在实际运营中的痛点。目前升级后的首批车型已投入武汉阳逻港运营,用于港口集装箱运输,随着接下来该车型在更多场景的批量投用,必将加快重卡电动化进程。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