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先和各位商车邦忠实的读者朋友道个歉,本来应各方要求,准备抓紧时间整理一份关于雅下水电工程商用车市场需求调研的PPT,免费发给有需要的朋友作为参考。但这两天突然发生的一件事以及过往的一些遭遇,让我必须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来为商车邦,以及遭受过或正在遭受不公的供应商们说几句话。

商车邦是由传统媒体人创办的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我们的生存方式很传统,发展理念也很简单,就是通过无偿为商用车产业链各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打造自身的公信力与影响力,然后再通过我们的专业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有偿的品牌及传播服务,来获取回报以养活自己的团队。所以,我们必须以盈利为目的,但我们从不唯利是图;我们看重的不是经营指标,而是为大家生产优质内容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我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即便市场环境越来越差,我们也没有丢掉传统媒体人的情怀和风骨。然而,当我们的角色变成供应商,才发现这一切都太理想化了。

首先对于一个行业而言,媒体变成供应商本身就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在此前发布的一篇稿件中我曾说过,媒体的角色应该是行业的记录者和瞭望者,它既要像史官一样去客观记录这个行业所走过的历程,更要像哨兵一样,提前洞察到潜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判断出前行的方向是否正确。但当媒体变成供应商,当生存都已经成为问题,谁还愿意去为这个行业记录和瞭望。

即便如此,在成立7年以来,商车邦仍然保持着对于行业大事件跟踪、记录与评论的职业习惯,也一直在坚持深入一线,去洞察行业前行的趋势和方向。我们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希望让商车邦发布的内容,在回报商业合作伙伴信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行业各方读者对于高质量信息的需求。目前可能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们无愧于心。

然而更可悲的是,我们最终还是成为了任人宰割的供应商。无条件地降价,我们忍了;无条件地增加各种资源,我们忍了;无条件地接受付款周期延长,我们忍了;因个别企业陷入困境无法拿到应得的报酬,我们也忍了;但是,就在这几天,某个公关代理公司在拿到企业付给它们的项目款之后,居然想出一个莫须有的理由要克扣我们应得的款项。面对如此没有契约精神,仗势欺人、咄咄逼人的可耻行径,这一次,我们不能再忍了。我们不能容忍的不是对方提出的克扣金额,而是尊严和正义。一个在中国地面发展的国际化公司,竟然会对一家中国的小微企业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难道就因为我们的身份是它们的供应商?

由此,我也联想到前不久关于汽车行业供应链账期的话题。虽然前几年我曾撰文呼吁过商用车企业要善待自己的供应商,也听说过很多供应商的日子举步维艰。但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况且,此次事件中我们涉及的数额和受到的影响,和很多汽车行业的供应商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我们可能损失的只是时间和人工成本,而汽车制造行业的供应商,在被长期拖欠货款时,他们将要承担的有原材料、设备、研发、贷款等各种风险和压力。这可能影响到一个供应商的生死存亡,也关系着成百、上千工人的吃饭问题。

而比这个更可怕的是,这将直接影响到汽车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当一些供应商为了生存,只能忍气吞声接受压价等各种无理要求之后,他们怎么可能还会有资金、有信心去提升产品质量,投入新的研发。为什么一直以来,我们的整车产品故障率高、小毛病多,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我一直认为,汽车行业就是一个生态链,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包括媒体、公关等服务部门,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哪一方出了问题,其他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谁都可能变成供应商的角色,请善待你的合作伙伴。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两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靠压榨供应商的企业永远不会成为伟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