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份新能源商用车之家曾经对5个品牌的资源型电动重卡的三电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5款电动重卡使用情况调查(一):三电系统》),包括用户比较关心的“电机有没有劲”“整车的续航和电耗情况”以及“充换电速度”等问题。
但有用户留言反馈,针对冬季续航明显衰减等问题,只调查了一些表面情况,没有深入到问题本质。比如动力电池在冬季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风中,如何靠自身加热电量维持电芯在15摄氏度以上的能耗,去自然平衡四处漏风的铁皮外壳的散热,而只靠电池热管理系统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这也是造成冬季电池大幅度衰减的根本原因。那么,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资源型运输电动重卡的后背式电池箱有何改变呢?新能源商用车之家针对此问题对相关产品进行了调查。
首先,新能源商用车之家在某展会上关注到这台全新的三一牌资源运输型牵引车,其对电箱的框架式结构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良。尤其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阻增大,电解液变得粘稠,导致可用容量和输出功率显著下降,直观表现就是车辆续航里程严重缩水。为了给电池升温,需要消耗电池自身的电量来运行PTC或热泵等加热系统。如果保温差,加热产生的热量会迅速散失,形成“持续加热”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吞噬续航能力。
据新能源商用车之家与相关技术人员了解,首先,这款三一电动重卡通过在箱体内加入保温棉使冬季的保温性能大幅提升,保温性能比标准箱体提升了约3倍(例如,从常温降到零摄氏度的时间,标准箱体约为4个小时,此箱体可持续到12个小时以上)。通过保温层的引入,可以更好地“配合”热管理系统,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散失或侵入,可以让系统的温控更高效、更节能,从而使冬季续航能力大幅度的得到优化和提升。另外,箱体在密封性方面提升也很大,可以有效阻止恶劣环境下,各类粉尘物质的进入,造成内部设备短路等极端情况的发生。在设计时,框架结构还采用了复合材料,相对于标准箱体可以减重200公斤左右,给资源型运输带来更高的运输收益。
此外,新能源商用车之家在某机动车检测场遇到的这台解放资源运输型牵引车,电箱也采用了比较独特的结构设计。
众所周知,电动重卡的后背式电箱的维修便利性,是影响车辆出勤率、运营成本和用户选购意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反馈,主流厂商在提升维修便利性方面做出了很多改进。
这台解放电动重卡比较独特的设计首先在于,电箱两侧都采用了可以上下推拉的百叶窗式的结构,非常便于内部框架结构里的多个标准化电池模块的日常养护与维修。
其次,电池包外壳上部设计了吊装点,更便于维修车间使用龙门吊等设备进行整体吊装。最后,所采用的铝合金等材质,也同样满足了资源型运输市场更为轻量化的设计需求。
最后,新能源商用车之家在市场上看到的这台电动重卡搅拌车,其后背式电池箱并没有采用常见的框架式结构,而是采用了整体式(承载式)的壳体设计,通过采用铝合金挤压或铸造成型等技术,整体刚性好,密封性佳。另外,这台车的电池箱体设计打破了传统方盒子的外部造型,不仅与驾驶室贴合更为紧密,箱体边缘处也更多采用了圆角化处理,还通过两侧类似导风面的凹槽式设计,可以让车辆高速行驶时,整体的风阻系数更低,从而降低整体能耗。
新能源商用车之家认为,资源型电动重卡的后背式电池箱体远非一个简单的“外壳”,它是一个集防护、热管理、维修便利性于一体的高性能集成系统。优秀的箱体设计需要在这些需要相互作用的因素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并通过严谨的仿真和测试进行验证,最终确保资源型电动重卡在恶劣工况下能够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地运行。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