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内重卡行业有两条新闻引人关注:一条是搭载奔驰原装发动机和变速箱的Actros牵引车出现在第357次新车申报公告,至此,采取双动力链策略的奔驰卡车国产车型全部亮相;另一条是计划于2024年投产的斯堪尼亚如皋制造基地工程建设启动,在调高了投资规模及金额后,其产品布局、产能、国产化率等数据都超出市场预期。

image.png

从2018年4月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的消息宣布,到2020年1月1日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正式取消,几大欧洲重卡品牌的国产化就开始暗流涌动。2020年11月28日,斯堪尼亚如皋制造基地揭牌;仅仅几天后的2020年12月2日,福田戴姆勒在北京正式宣布奔驰重卡国产计划;2021年8月23日,沃尔沃卡车宣布完成对江铃重汽的收购,并计划在太原工厂生产沃尔沃重卡。

image.png

进入到2022年,欧洲重卡国产化计划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计划四季度上市的国产奔驰产品亮相以及斯堪尼亚新基地开建,再次引发行业热议。上述这两条新闻,在商车邦各平台的点击量达到45万次,评论量将近1000条,关注度由此可见一斑。那么,对于欧洲重卡国产化前景以及对国内重卡行业的影响,终端卡车用户和一些行业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来晚啦,已经散集了,货运市场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一位网友的留言代表了部分卡友的声音,他们认为欧洲重卡现在国产只能用4个字概括:生不逢时。“出世也不看黄历,现在的物流市场,就是油箱加水也赚不到钱。”“再好的车,就这行情,有毛用”。

从当下的运输市场环境来看,的确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时期:疫情、油价、运费,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整个货运市场弥漫着浓重的悲观气氛。此时,作为卡车购买者和使用者的终端用户,很多人已经对欧洲重卡提不起兴趣,他们更关心的是行情何时能够转暖。但即使市场再困难,也不乏自信而乐观的卡友,比如在得知斯堪尼亚2024年投产之后,有两位卡友就分别表示:“这两年赶紧赚钱,争取两年之后买斯堪尼亚。”“期待,一定等到2024年换车。”

而对于那些对进口车感兴趣的卡友来说,他们目前更关注的是价格,“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价钱,要是和国产车一个价肯定成功,要是和进口车一个价,那干脆就买原装进口的。”这样的声音也反映出进口车国产化后的定价策略将非常关键。此外,一部分用户更关心的是欧洲卡车国产化后的质量能否和进口产品保持一致:“价格能不能降下来,我不清楚,但品质肯定能降下来。”“多好的东西到国内(生产)就不行了,价格贵,质量差,小毛病多,偷工减料”。而更有极端的观点认为:“估计就剩下一个标了,其他全部国产组装。”

应该说,上述卡友对于产品价格与品质的关注与担忧,绝不是个别现象,代表了市场上很多用户的声音,这将是准备国产的欧洲重卡品牌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最终解决得好不好,将会对市场前景产生直接影响。

image.png

在谈到欧洲重卡国产后对自主品牌的影响时,大家的观点分歧很大。

“国产车上上心吧,劲敌来了”,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欧洲重卡国产将会对自主品牌重卡带来冲击,“这一波下来国产重卡还能扛得住吗?国产货车这次要凉凉了。”“如果像大众乘用车一样,国产重卡就要小心了”。但鉴于国外重卡在中国市场的过往表现,也有人认为,欧洲重卡国产化之后也很难和自主品牌竞争:“你感觉你是大牌,在中国不一定有市场。就现在的中国商用车市场,你有可能水土不服,看看国外品牌的挖机(在国内的表现)就知道了。”“我看悬。国外重卡厂商竞争不过国内的企业。一是他们的成本高,用户难以承受。二是外资流程多,反应慢。三是外资厂商的领导者不具备我国卡车企业这么多年积累的市场销售经验。外资典型的缺陷就是反应慢,流程太多。就像打仗一样,战争都开始了,还在集体讨论怎么打?”

除上述两种观点之外,在看待欧洲重卡国产方面的第三种声音更加理性。这部分网友认为,欧洲重卡国产将会产生“鲶鱼效应”,倒逼国产车进步,会对重卡行业起到带动作用:“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好消息,这样国产卡车才会慢慢提高品质。”“举双手赞成,这将带来大量工作岗位,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从上述评论也能看出,很多人对于自主品牌重卡的实力还是非常自信的。其中有两位网友的留言就很有道理,“让国外车进来,只能说明一点,中国汽车制造终于跟上(国际)脚步了。”“既然国家能放开商用车合资股比,说明国产车已经在制造水平上和国际厂商差不多了。”

在商车邦看来,欧洲品牌和自主品牌在中国重卡市场正面竞争,有着各自的优势,也有着各自的短板,就看谁能取长补短,谁能扬长避短。赛马不相马,市场说了算。就像这位网友所期待的:“真正的中外重卡对决开始了,看看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