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商用车之家发表了《北京纯电轻卡冬季充电问题大调查(一)》一文,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北京地区纯电轻卡的充电痛点问题,继续呈现出更多有代表性的用户实际充电情况。通过更多样本问题的调查,以便让厂家和桩企为用户充电大环境进行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58.png

第四位受访对象刘师傅,虽然拉的同样也是快递,但由于是公司用车,跟之前所采访到的散户快递用车有着一定的差别。刘师傅向新能源商用车之家表示,“我这个是用公司账号充电,虽然所有桩都能用,没有充电站的限制,不过每次充电都需要扫车牌才能开始充电,尤其是在气温比较低的冬天,总感觉要更麻烦一些。”

不过他认为与充电站每次扫车牌相比,更让他无法忍受的还有充电速度。他向新能源商用车之家抱怨道,“充电站在零下10度以下一般就会开始排队了,充电电流我遇见过低至40A左右的情况。功率甚至低至十几千瓦。正常140A的电流1个小时就可以充满,而这种情况下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充满,充电站也会周转不过来。”对于充电方式选择,他边充电边对新能源商用车之家说,“我充电就以送货就近原则为主,80%充电都会选择固定充电站充电,每天充电2次。”对于更注重充电价格还是充电速度的问题,他表示,“由于是公司账号充电,不关注充电价格,更看重充电速度。”不过他也补充道,“由于一般是公司先充钱到卡上才能充电,我还是会选择价格便宜一些,同时还能用企业电卡的固定充电站充电。”

与第四位受访对象情况相当,第五位被采访的轻卡司机也是使用的公司用车。不过与刘师傅相比就没那么幸运了。“我拉快递所选择的充电站比较局限,因为有的充电站不能用企业电卡充电,冬季更会有些用车焦虑。”

第五位受访者表示,“我是顺丰快递和搬家的货都拉,每天的公里数和货物都不太固定,不过我晚上会在固定充电站充满电,白天随时对车进行补电,一天下来充电次数大概有2—4次。”在谈及冬天充电速度时,他认为冬天充满电的时间会明显比夏天变长,冬天最长的一次满电时间需要2个小时。而对于充电价格还是充电速度哪个更重要的问题,第五位受访者更倾向于充电速度。

57.png

陈师傅用手机展示充电APP标价与实际电价的差异

最后一位受访对象是拉饮料的陈师傅,与其他用户有所不同的是,让他最为敏感的还是充电APP显示费用与充电站实际计费不符合的问题。“有时候充电APP标价5毛左右每度的电价,但通过实际发生额除以总充电度数后,合下来也得7毛左右,和APP上标的会员价不太一样,只高不低。”他向新能源商用车之家反映道。另外一个充电APP问题也让他印象深刻,“有的充电APP显示充电站限高已经打开,但是实际到达后才发现,虽然限高打开了,但还是不让轻卡进去。”

他的充电方式和其他纯电轻卡用户大致相同,每天晚上充满,白天一般是随时根据电量来进行补电,一天充电2—3次,充电站晚上固定而白天不固定,用的也是快充的补电方式。但在冬季充电速度上,除了电池需要预热、需要中午充电等问题和其他用户大致相同以外,他所遇到影响充电速度的问题还有经常跳枪。“有时候尤其是冬天早上充电会频繁跳枪,最多一次反复插拔得有24次。刚插上2分钟就显示异常断掉了,就这样反复插了24回,浪费了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不过陈师傅在看重充电价格还是充电速度上,他选择了前者。他认为,对于自己的车肯定是用拉货空档期充便宜点的电最合适,但是如果排队,就只能选择贵点的充电站充电了。

受访用户充电问题汇总

56.png

不难看出,冬季充电速度明显下降是纯电轻卡用户所遇到的最大问题。这既有充电电池需要较长预热时间的问题,也有充电桩限流等因素。不光是这些问题,新能源商用车之家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其他与充电相关的问题,例如充电经常跳枪、充电APP实际计价不准、企业电卡限制多等,希望未来无论车企还是充电桩运营商,可以就这些问题加以改进和提升,以便让纯电轻卡用户获得更好的用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