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国内新能源中重卡终端销量(上险数据,下同)数据已经出炉,在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支持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国内新能源中重卡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纯电动、氢能、甲醇等不同能源类型的产品均保持高增长态势,继续蚕食传统的燃油燃气车市场。

图片 1.png

整体销量表现

从上险数据来看,5月国内新能源中重卡终端销量5500台,同比增长178%,增幅是燃气车的两倍;环比4月在整个行业下降17%的情况下,逆势增长15%;5月新能源渗透率增长至9.5%,环比增长2.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近6个百分点。

1-5月新能源中重卡累计销量已超2.2万台,同比增长134%;累计渗透率8%,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新能源产品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在各地支持政策力度逐步加大的情况下,预计未来增速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分能源种类销量

纯电动车型5月销量近5000台,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89%,净增量超3000台;纯电动产品在新能源产品中的占比为90%,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1-5月纯电动车型销量累计约2.1万台,同比增长134%,净增量约1.3万台,在新能源产品中的占比92%。作为新能源中重卡行业的主力产品,纯电车型的高速增长奠定了行业增长的基础。从补能类型来看,今年的充电车型占比已超过8成,随着电池性能提升、电量的增长以及充电时间的缩短,充电车型已经成为行业主流,换电模式由于换电站及备用电池至少需要增加数百万的投入,目前还难以大范围投入应用。

氢燃料电池车型5月销量424台,1-5月累计销量1000台,同比增长72%。氢能产品目前仍未形成规模效应,依靠政府导向型政策推动行业发展,氢能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终极能源,很多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分省份来看,广东、上海、天津1-5月累计销量已超100台,浙江、内蒙古、辽宁、陕西、重庆、新疆、河北等区域销量均超过50台。分品牌来看,陕汽1-5月累计销量216台,东风销量170台,解放销量130台,另外大运、飞驰两个厂家销量也超过100台。整体来看氢能商用车销量比较分散,呈现多点开花之势。

甲醇燃料车型5月销量133台,1-5月累计销量650台,同比增长165%,虽然销量规模最小,但增速最高。从销售结构上来看,甲醇燃料产品无论从区域的维度还是厂家的维度,都比较单一;从厂家的维度看,目前仅远程拥有甲醇燃料的产品在售;从区域的维度看,1-5月全国有20个省份、37个地市都有甲醇燃料产品上户销售,但销量70%集中在山西,而山西太原、晋中两个市的销量就占到全国的65%。1-5月各省累计销量具体如下:山西473台,新疆64台,云南31台,甘肃31台,海南15台,河北12台,山东11台,其他省份不足10台。

氢能、甲醇两种新能源产品,在近两年商用车新能源化的过程中也保持了高速增长,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尽管氢能被认为是未来的终极能源,但目前在储运、加注的很多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且需要巨大的产业投入,短期突破的可能性不大。甲醇是我国年产量过亿吨的化工产品,整体产业基础良好,而且近两年绿电消纳制绿色甲醇项目也迎来快速发展期,围绕甲醇、绿色甲醇等产业周边的商用车应用,比氢能更具经济性和便利性,笔者认为,至少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甲醇商用车发展将会领先氢能。

分品系销量

牵引车5月销量2942台,同比增长189%,环比增长15.1%;新能源渗透率10.1%,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1-5月累计销量1.2万台,同比增长168%;累计渗透率8.8%,同比增长5.4个百分点;新能源产品中牵引车的权重是54.6%。中重卡行业牵引车占比近半,且超过60%从事煤炭、砂石料、钢铁等大宗产品短途运输,并且极具规模性,是新能源商用车最理想的运营场景,增长潜力巨大。比如山西省长治市,年煤炭产量约1.7亿吨,煤运市场庞大,从去年开始批量换购新能源产品,今年1-5月累计上户新能源牵引车约1000台,2023年至今累计上户已达2000台。

专用车(主要涵盖环卫、市政作业、混凝土搅拌车等)5月销量1376台,同比增长166%,环比持平;1-5月累计销量5200台,同比增长90%,累计渗透率9.1%,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专用车主要集中在城市用车场景中,也是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推动新能源政策的主要发力点,目前政策驱动仍处于蓄力阶段,随着各地市具体行动方案的落地,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自卸车5月销量1100台,同比增长210%,环比增长26%,新能源渗透率高达22%;1-5月累计销量4655台,同比增长134%,累计渗透率已达18%,自卸车是目前新能源渗透率最高的品系。自卸车用车场景比较复杂,有各种工厂及矿场场景、建筑场景。目前新能源自卸车主要集中在城市渣土车场景,一般是以地市为单位,全面切换新能源渣土车,换购规模也很庞大,三四线城市一般在数百台规模,一二线城市甚至可达数千台规模,一般会在1-2年内完成切换。

载货车5月销量105台,1-5月累计销量170台,新能源化发展缓慢,仍处于市场验证期。

分区域销量

从分省份的销量来看,新能源车型已经扩展至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单位。从排名来看,河北省依旧是新能源车销量最大的省份,1-5月累计销量3458台,同比增长69%,渗透率已达11.2%,同样位居全国第一。山西省销量2542台,同比增长476%,净增量超2000台,渗透率10.3%,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销量排名从去年同期的第七名跃升至第二名。四川省销量2217台,同比增长203%,渗透率10.6%,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以上TOP3省份今年新能源销量均在2000台以上,且渗透率均已超过10%,领跑全国;三省份累计销量约8200台,占全国销量37%。广东、湖南、江苏、山东、陕西5省销量排名紧随其后,均在1000台以上,新能源渗透率排名相同,分别为7.4%、7.1%、6.5%、5.3%、4.8%。以上TOP8省1-5月累计销量1.51万台,占全国销量68.3%。销量在500台以上的省份还有新疆、内蒙古、云南、河南、天津。

从分地市1-5月累计销量来看,今年共有245个地市有新能源车辆上户,比去年同期的171个增加了74个;累计销量超过100台的地市共有4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9个;销量在500台以上的地市有1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TOP10地市累计销量1万台,占全国销量45%;销量在1000台以上的地市共有5个,去年同期为0,TOP5地市累计销量6500台,占全国销量29.5%。从各地市销量数据分析中发现,中重卡新能源化的范围和规模均在同步扩大;而从销量规模来看,在地市级的鼓励和政策驱动下,很多场景开始快速、大批量更换新能源车,是当前行业最典型的特征,比如成都和石家庄的渣土、环卫、水泥搅拌车,长沙的水泥搅拌车,唐山的钢铁运输,长治的煤炭运输等等。

图片 2.png

总结

目前,高速增长的新能源中重卡行业已经来到了渗透率10%的临界点,从各行业积累的经验来看,一旦新产品渗透率达到10%,就将会进入爆发期。今年1-5月,新能源中重卡同比增速已经高达134%,接下来是否会出现200%甚至更高的增速,将是一个令人期待并且能让整个行业荡气回肠的里程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