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近期,针对《东风天龙KL兆瓦超充重卡应用场景及竞争优势分析》一文,有读者留言:“还是看补能场景,如果充电时段都集中在谷时和平时,电价差3毛左右,170度电差距50元左右,一个月1400,一年1万6,那低电量的更有优势。如果低电量在峰时充电一次,谷峰差6毛,那170度差距就是100多,一年3万多,还不带平峰差的3毛,那大电量就更有优势了。”商车邦认为:这位读者的留言非常中肯、客观,这就是当下电动重卡兆瓦超充和大电量两者之间的博弈。

image.png 

兆瓦超充桩,最大充电功率1440kW

兆瓦超充的价值与制约因素

任何新技术都要站在正反两面辩证去看待。兆瓦超充是指充电功率大于1000kW,即1个小时能为电池充入1000kWh电量,相对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240、360kW等重卡大功率充电桩,兆瓦超充能够为客户节约70%左右的充电时间。例如某品牌匹配兆瓦超充的352kWh电动重卡,使用1440kW的兆瓦超充,SOC10%—80%小于20分钟,而在240kW的大功率充电桩需要1小时20分钟。

image.png 

但发展兆瓦超充目前也有很多制约因素:1、兆瓦超充对电池的寿命有影响;2、兆瓦超充在车辆方的电损(从充电桩电表到动力电池)增加,充电时为了将电池温度提升,需要用高压循环水对电池进行冷却散热。据了解,普通大功率充电,车辆方的电损大约在5%—6%,而兆瓦超充能达到10%左右;3、兆瓦超充的电池价格昂贵,充放电倍率3.5C的电池,要比1C电池贵30%以上(根据产销量动态变化);4、兆瓦超充站的投资巨大(需要拉高压专线),每千瓦的投资额度远高于普通大功率充电站。这些投资都要平摊,因此兆瓦超充的服务费要略高,例如普通大功率充电的服务费为0.3元/kWh,而兆瓦超充的服务费为0.32元/kWh。

由此可见,兆瓦超充为客户节约了1小时充电时间,司机如果利用这1个小时去跑运输,能为车队创造更多的利润。另外,通过提升单车的工作效率可以降低车辆总数量,从而节约车辆采购成本。例如:之前需要50辆电动重卡,更换为兆瓦超充之后只需要40辆。但这些优势的前提是货源充足。反之,如果运输任务不是非常忙碌,车辆充完电之后,依然停在停车场等待装货,那么兆瓦超充就失去了意义,并且车队运营成本更高。

大电量电池的利与弊

为了解决电动重卡的续航焦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大电池电量。2023和2024年电动重卡主流电量是282、350kWh;2025年则是400、423 kWh;2026年预计将是528、600 kWh。电动重卡增大电量之后可以解决续航里程短的问题,并且充分利用夜间谷段电价进行充电,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但是大电量电池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image.png 

某品牌600kWh电动牵引车,整备质量11.4吨

1、整车整备质量增加,装货之后存在严重的“亏吨”问题。例如主流的400kWh 6×4牵引车整备质量在9.5吨左右,而600 kWh车型整备质量在11.2吨左右,相对于前者亏1.7吨。在按照吨公里计算运费的砂石料运输、倒短运输等场景当中,必将影响客户的收入;

2、增加车辆采购价格。目前主流的400kWh 6×4牵引车销售价格在45万元左右,而600kWh车型销售价格在57万元左右,比前者贵了12万元。

由此可见,大电量、长续航的电动重卡只适合长距离运输场景,并且中途没有重卡充电站。如果中途有重卡充电站,大电量、长续航的电动重卡就不是最佳选择。

兆瓦超充和大电量之间的博弈

商车邦认为:电动重卡的商业化推广,TCO是关键要素,需要综合考虑车辆采购总价、首付款比例、每月还款金额、每月或每趟的收入等等。另外,车辆每天跑几趟,还要取决于道路拥挤情况,装货排队、卸货排队等时间。例如:某些山区道路为了保证夜间安全,在20点—次日6点禁止重卡通行。因此,每次兆瓦超充节约的1个小时,如果不能多跑一趟,也发挥不出其价值。

image.png 

商车邦以某地砂石料运输场景为例,2025年11月份的运输价格是0.28元/吨公里。单趟运输距离100公里,装货地和卸货地的海拔落差为600米,重载下坡的电耗为1.6kWh/km,空载返程上坡的电耗为1.2 kWh/km。目前这条运输线路的主流车型是400kWh 6×4电动重卡(自重9.5吨,采购价格45万元),配3轴自卸式半挂车(7吨),可装载32.5吨货物。每趟电耗280kWh,电池电量SOC90%—20%。受夜间山区道路禁行的限制,车辆只能上午和下午各跑一趟。车辆在夜间充一次谷段电价,花费145.5元;在中午充一次峰段电价,花费277元。

image.png 

砂石料运输的主流车型

如果更换为600kWh 6×4电动重卡(自重11.2吨,采购价格57万元)。这辆车在夜间谷段电价充一次电,420kWh花费218.2元,在中午峰段再补140kWh花费138.5元,比400kWh车型节省了65.8元,中午充电可节约半小时时间。按照每年出勤300天计算,则节约1.974万元。但是,600kWh车型相对于400kWh车型亏1.7吨,则少收入2.856万元。另外,采购成本还增加了12万元。很显然,600kWh车型的性价比、盈利能力还不如400kWh车型。

由此可见,仅仅为了节约谷段、平段、峰段之间的差价,而去选择大电量、长续航的车型,如果每天不能多跑一趟,从TCO角度分析是不划算的。

image.png 

根据以上三个维度的分析,兆瓦超充和大电量两者之间各有优劣势,要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补能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终来选择最合适的车型及电量。商车邦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1、在货运业务不是非常繁忙,重卡充电站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能够随到随充),没有必要去选择兆瓦超充和大电量。

2、在货运业务非常繁忙,并且沿线已经建设兆瓦超充站的前提下,每天能够多跑1趟活,多赚500元钱,每年多赚15万元,则选择兆瓦超充才有价值。

3、在运输沿线没有充电站,并且货主还追求高时效性,运价能够从0.28元/吨公里提升到0.45元/吨公里,购买大电量电动重卡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