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车邦对多家电动重卡车队走访调研中发现,有一个问题较为典型,由于采用充电方式补能,导致很多电动重卡的经济性和运营效率不能兼得。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矛盾,达成二者统一,商车邦近期走访的这家车队值得学习和研究。
据悉,该车队主营业务为成品钢、外矿专线运输,运距主要集中在单边300公里左右。该车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也面临运费持续下调压力,但目前车队每月报表都是盈利状态。商车邦认为这家电动重卡车队之所以达成了经济性与高效率的统一,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在运营好倒短基础上,拓展更远运距线路。像多数电动重卡车队一样,这家车队的主营业务也集中在单边几十公里到300公里左右运距,得益于早期的电卡车队红利及原始资本积累,车队又通过自建充电站的方式,将运距由到奥森钢铁的300公里延伸到太行钢铁的500公里,在电卡车队中进一步形成领先优势。
如果说第一次运距拓展是车队处于快速上升期,出于尽快提升竞争力、抢占市场的目的,那接下来的运距拓展则是由于运价持续下调、导致车队盈利能力减弱原因使然。
“半年以来,运费已经降了十多块。货源变少、运价降低、竞争车队增多,电动重卡跑短途的盈利能力可能很快就会见顶,拓展更远运距和更多线路是必然出路”,该业务负责人向商车邦透露,其车队老板已经看好了一条去程拉矿粉至山西忻州、返程从陕西神木拉煤的单边700公里左右线路,若能顺利运营,将会提升车队盈利能力。
从300到500公里,再到正在验证的700公里,可以看出这家车队在守好倒短运输“基本盘”的同时,不断进行更远运距和更多线路的探索,这也是该车队能保持竞争力和良好经济性的原因之一。
第二,自建充电站,合作换电站,用最少投入换最大产出。在业务较为稳定的前提下,自建充电站是当前电卡车队降本增利的最佳途径。所以在短途运输中,这家车队也是采取自建充电站谷电补能的方式,“我们对跑短途的车辆要求是,赶上谷电,无论剩余电量多少都要补满,少用平段电,避免峰段充电”。
短途尚可兼顾充电经济性与运营效率,单边700公里运距又该如何兼顾?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我们试验过,单边700公里使用充电补能没有效率可言,没有效率就没有经济性;选择这条线路也是提前‘踩点’了附近已有的换电站,双方可以就‘挪站’或‘调整线路’进行协商”,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一个换电站动辄几百万投入,对于车队投资太大;已建换电站如果不能高效运营也是荒废,这种合作对双方是‘双赢’”。
虽然这条线路还没正式跑通,但从数据推导角度,已经具备了高效盈利的条件。
第三,从车辆品牌、电量选择、用车细节,一定先验证再落地。这家车队给商车邦最大的感触就是“严谨”。每走一步,一定经过实际验证、调整,直至找到最完善的方案才会落地实操。
比如在车辆选择上,该车队曾少量引入三家不同电卡品牌,实测后其中一品牌产品的电耗表现最为优异,但该车队并未盲目批量引入。继续测试发现其维保贵,配件少、与市面产品不通用,厂家发货需一星期,严重影响运营效率,车队综合比较后,选择了另外两个电耗略高、但综合运营成本低的电卡品牌。
在电量选择上,虽然该车队以单边300公里运距为主,且运距有不断延长趋势,但主体仍为350度电产品。原因是,车队在运营场景内实测350度和423度产品后,综合计算电费、充电时长、自重等多重因素后得出结论,350度产品更具经济优势;而在测算700公里运距时,车队则根据山路等具体情况更加看中大电量换电版车型。
在用车细节方面,车队在购车之初就要求去掉驾驶室大屏和一些不适用于自己车队的功能,后期根据实际运营选装适用功能;包括驾驶员与车辆管理,该车队都有一套实操经验,通过这些细节的把控进一步压缩车辆运营开支。
从这家车队案例,让我们看到电动重卡如何在经济性与高效率之间找到平衡。无论是运距拓展的战略规划,还是充电与换电模式的有机结合,都体现了该车队管理层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在车辆选择上坚持“先验证再落地”的原则,确保每一项投入都能带来实际收益。
商车邦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动重卡的应用潜力和场景还将会进一步释放。而对于电动化转型的车队而言,必须要主动学习、适应变化、持续创新,才能在转型过程中占据主动。
我要评论
登录 后可以评论